亚洲半导体巨头们有望在AI时代大放异彩
东亚和东南亚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半导体产能,在人工智能(AI)的进步和全球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域内各国政府应制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加大研发支出,并投资于人力资本开发。
东亚和东南亚高收入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共生产全球80%以上的半导体。因此,全球非常依赖该地区的半导体出口,而该地区的经济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半导体需求是否稳健。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发布的《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四月版)》报告,亚洲主要的半导体制造经济体在经历2022年末出口的大幅萎缩后,2023年全年实现了半导体出口的逐渐回升。这部分靠AI的蓬勃发展所驱动,因为AI热潮推升了对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的需求。微处理器执行AI训练所需的复杂算法和计算。存储芯片存储AI算法需要访问的海量数据集,并保存待处理的指令和数据。
作为一种免费使用的AI语言模型,ChatGPT于2022年11月横空出世,随即在全球掀起一股争相开发AI新模型的浪潮,大大增加了对这些微芯片的需求。美国英伟达(NVIDIA)和超威半导体(ADM)等相关产品设计企业的利润和股票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时,还提升了亚洲的发货量,因为大部分产品都在亚洲生产。
总部位于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是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芯片制造商。但亚洲并不仅仅坐拥制造业的大型枢纽。日本一些企业为更广泛的半导体行业供应制造设备和原材料,其规模在世界首屈一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光伏电池这类半导体产品的生产领域引领全球。
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也参与全球半导体价值链。这些经济体从东亚经济体进口半导体,经过组装、测试、封装后再出口。除此之外,新加坡还生产先进的微芯片,并且同中国香港一样,先进口半导体元件,经分类和重新包装后再出口到第三国。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紧要关头。其中长期发展呈现光明前景,原因在于半导体应用甚广——不仅可用于AI领域,在5G电信、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其他新兴技术领域也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政府正在抢占先机,争相将半导体生产吸引至本国,这可能会削弱目前位于东亚的大型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美国政府已拨款约400亿美元,用于刺激国内生产,而日本政府正试图通过补贴和公共—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PPP)等形式推动先进微处理器的国产化。这些努力似乎正在起作用,有大型企业计划在美日两国进行大笔投资。
在此背景下,可能会利好东南亚经济体,即便它们的财力不及更发达国家,无法通过补贴和税收抵免来调动投资建厂的积极性。但东南亚经济体的劳动力更年轻、更充裕、更廉价,能够吸引正寻求生产基地多样化的东亚大型半导体制造商的投资。坊间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以马来西亚槟城为例,2023年共吸引与半导体相关的外商直接投资近130亿美元,超过2013年至2020年间的总和。
其实,从中受益的不只限于东南亚。虽然全球20%左右的半导体设计人员为印度裔,但目前印度本土尚未生产芯片。不过,该国业已制定了吸引大型制造企业的政策。半导体巨头美光科技(Micron)已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开始兴建一家25亿美元的制造厂,还有其他企业也宣布了新的投资。
为深挖半导体制造潜力,该地区各经济体政府应继续制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加大研发支出,并投资于人力资本开发,因为半导体制造业需要高技能人才。
本篇博文基于为《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四月版)》报告所作的研究写就。
作者:亚行经济研究和发展影响局宏观经济研究处经济学家加布里埃莱·奇米内利(Gabrele Ciminelli);亚行经济研究和发展影响局宏观经济研究处高级经济官员皮利皮纳斯·F.·基辛(Pilipinas F. Quising);亚行经济研究和发展影响局宏观经济研究出经济官员谢拉·卡明格-罗曼塞(Shiela Camingue-Ro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