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疫苗接种需重新提起关注

尽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却仍是儿童死亡的高发区。新冠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常规免疫接种大幅减少。是时候加强疫苗接种计划和重申对增进儿童健康的承诺了!
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在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估计,2021年,全球约有50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这一数字令人不忍直视,但与2015年的610万相比,已有了相当大的降幅(17.1%)。
即便如此,亚太地区儿童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最高的十个国家中,四个位于亚太地区。
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大多数婴幼儿死于可防可治的疾病,其中头号杀手是疟疾、肺炎和腹泻,这着实令人痛惜。除进行干预以降低这三大病种的发生率外,加强疫苗接种始终是确保儿童早期健康的关键。 及时全面地制定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可大幅减少麻疹、风疹和小儿麻痹症。这些都属于严重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高传染性疾病。
新冠疫情在2020年年中大规模暴发后,重创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由于缺少疫苗和接种人员,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疫苗接种计划严重受阻。即便推出了免疫接种服务,但因疫情封控、交通不便、经济困难或害怕被传染等,人们往往无法接种。
世卫组织在2020年7月曾发出警告,儿童因无法接受常规免疫所经受的痛苦甚至死亡可能比新冠疫情本身严重得多,而这本是可以避免的。
两年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称,2019—2021年间,儿童百白破三剂次疫苗(国家内和国家间免疫接种覆盖率指标)接种率降至81%,下降了五个百分点,为30年来全球儿童疫苗接种最大降幅。
2021年7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020年,疫情对全球常规免疫接种工作带来显著影响,免疫接种覆盖率比未发生疫情情景下的预期覆盖率低出7%以上。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估计,2020年,整个亚太地区有800万儿童未接种常规疫苗,比2019年增加了约250万。
根据亚行《2023年基本统计数据》,2021年亚太地区估计有八个国家的五岁以下儿童每千例活产的死亡率为38.1例,高于全球估计数。在本地区一些国家,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一直高位徘徊、令人堪忧,如巴基斯坦每千名活产中有63人,东帝汶有51人。
某地出生后28天以内新生儿死亡率通常反映该地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孤立来看,这些数字说明不了什么。 2021年,巴基斯坦出生后28天以内新生儿死亡率为每千例活产中的39.4人,高居亚太各国之首,但较20年前的54.3人已取得十足进步。同期,东帝汶该数据也从每千例活产中34.2人降至22.2人。
经新冠疫情一役,全世界认识到了疫苗的力量——帮助人类治病救人,创造更健康、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在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的今天,是时候释放疫后“健康红利”了。
国家疫苗接种计划虽呈逐步恢复之势,但疫情持续传播、新变异株不断出现和重点关注新冠疫苗推广等因素可能极易使上述工作陷入停滞甚或使暂时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
为“收复失地”,亚太国家,尤其是 婴幼儿死亡率空前高的国家,需要加大力度,以较快的速度重新恢复国家常规疫苗接种计划,挽救更多的生命。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常规免疫接种数据系统建设,推动地方逐步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并完善常规免疫接种监测工作。
在亚太地区,免疫接种触达的人群多于任何其他卫生和社会服务。免疫接种不仅是基层卫生保健的根基所在,也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关键动能。世卫组织《2030年免疫议程》的初衷便是在未来十年应对以上及其他的疫苗接种挑战。
虽然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之势,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威胁。鉴于此,亚太地区需要作出新的承诺,以确保整个地区坚定目标,再接再厉。
作者:自由撰稿人肖恩·克劳利(Sean Crowley);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高级统计师斯特凡·席佩尔(Stefan Schi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