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一美元”贫困线如何改变国际发展事业

每人“每天一美元”贫困线改变了人们对全球贫困状况的认识。图片来源:肯尼·埃利亚森(Kenny Eliason)
每人“每天一美元”贫困线改变了人们对全球贫困状况的认识。图片来源:肯尼·埃利亚森(Kenny Eliason)

By Milan Thomas

三十多年前,经济研究员马丁·拉瓦雷(Martin Ravallion)及其同事摸索出了用国际贫困线识别和量化世界最贫困人口的方法。时至今日,这一方法仍对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自文明诞生以来,贫困的梦魇一直挥之不去,但人类在如何衡量全球贫困上所取得的进展相对较新。转折点出现在1990年。当时,世界银行一组经济研究员,即马丁·拉瓦雷、高拉夫·达特(Gaurav Datt)和多米尼克·冯·德·沃勒尔(Dominique van de Walle)提出了“国际贫困线”的概念。

从那时起,国际贫困线便成为全球脱贫攻坚战不可缺少的工具,使跨时空比较和对减贫政策的严格评估成为可能。

为帮助发展机构将资源向最有需要的群体倾斜,马丁·拉瓦雷和同事们彻底改革了对“极端绝对贫困”这类贫困形式相关人群的衡量方法。通过分析最贫穷国家的国家贫困线,他们对全球无充足资源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人员数量进行了量化。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贫困线大多应用基本需求成本法划定。有些商品和服务被视作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方式(适当膳食、不愁住和实现基础教育)所必需的消费。政府在对这一篮子商品和服务进行定价后,将此价格作为贫困线。只要收入低于这条线,即被视为贫困人口。

拉瓦雷及其同事推断,可参照全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国家贫困线来划定国际贫困线,以此评估全球的贫困状况。他们的研究方法涉及关键一环,用购买力平价换算(考虑到各国物价水平的差异),使不同国家的贫困线具有可比性。

在进行相应换算并对十几个最贫穷国家的贫困线取平均值后,他们建议将国际贫困线定为每人每月31美元(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为基础计算)。这便是“每天一美元”贫困线的划定依据,而这一标准则成为抗击全球贫困的关键分析和交流工具。令人震惊的是,拉瓦雷等人的分析显示,全球有1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根本不够买一杯咖啡,而且世界上的许多穷人并未生活在最贫穷的国家。

此后,他们的方法在表明哪些扶贫计划真真正正惠及贫困群体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拉瓦雷的整套方法沿用至今。目前,低收入国家的国际贫困线为2.15美元(按2017年购买力平价计算)。

1990年,当拉瓦雷及共同执笔人创立了国际贫困线并对全球贫困状况作出评估之时,他们便预测到,只要贫困群体成比例地分享经济增长,全球贫困现象将骤减。不出所料,接下来几十年,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增长(尤其是在亚洲发展中国家)。

令人震惊的是,拉瓦雷等人的分析显示,全球有1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根本不够买一杯咖啡。

尽管新冠疫情极大地阻碍了全球减贫进程(全球贫困率自1998年以来首次上升),但极端绝对贫困仍呈大幅下降之势。1990年,当拉瓦雷教授等人共同撰写其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时,世界上仍有近4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现在,这部分人口已不足10%。在此期间,国际贫困线为理解和认识(1)哪些国家及国家哪类人群受新冠疫情等危机的影响最为深重,(2)哪些政策最有效地保护了此类人群提供了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对贫困的衡量开始朝着多方向发展,既体现出国家内部的发展挑战在不断演变,也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挑战变得多样化。绝对贫困(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与相对贫困(相对本国其他人处于匮乏状态)之间的区别一直是理解全球贫困问题的核心。

在最贫穷国家,绝对贫困仍属于备受关切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富有程度越来越高,相对贫困这一概念变得日渐重要。多维贫困指数不只关注收入贫困,而是整合若干个发展指标,如基本服务的普及程度等。主观贫困线剔除了国际贫困线等客观贫困线富含的大量数据,仅通过询问受访者是否自认为是穷人来判断其贫困状况。

即便三十年后,每人“每天一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及其定期更新仍对衡量减贫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变革贫困衡量方法之前,发展机构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经济增长上,错误地假定贫困群体也必将从中受益。

对与极端贫困的战斗而言,直接估量对世界最贫困群体的影响日益成为主要依据。基于影响评估,最近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包括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毕业方法以及卫生和教育服务的公共供给等。而支持这些进展的政策评估则建立在经严格收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贫困数据上。

为此,我们要向马丁·拉瓦雷及他的同事们表示感谢。

国际贫困线的缔造者——乔治城大学教授马丁·拉瓦雷于2022年12月24日逝世。

作者: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青年专才(经济学家)米兰·托马斯(Milan Tho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