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腐败的五项举措

无论是急需援助,还是在前线奋战,在这场战“疫”当中,人们需要的是远离腐败的发展项目。图片来源:亚行
无论是急需援助,还是在前线奋战,在这场战“疫”当中,人们需要的是远离腐败的发展项目。图片来源:亚行

By H. Lorraine Wang (王惠慧), Richeline Mascarinas

疫情期间,对于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来说,项目中的腐败事关生死。

随着资金迅速涌入和对快速响应的需求增加,危机期间的廉洁风险也在加剧。在紧急情况下,本就容易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会被进一步利用。大规模紧急采购需求的增加会加大各种风险,如定价过高、合同内容可疑和虚报开支。

如果不加以遏制,腐败会剥夺受益人急需的援助,对最贫穷、最脆弱的群体来说更是如此。腐败还会削弱民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开发组织需要在机构内外部开展合作,根除腐败,发现腐败绝不容忍——在危机时期更应如此。

以下五项基本措施有助于降低发展项目中的廉洁风险,尤其适用于紧急时期。

1.确保项目透明、公平;采取适当的问责与控制措施。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廉政办公室应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帮助项目官员识别和降低廉洁风险,包括从以往项目的廉洁审查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审查新冠肺炎疫情项目时,可以借鉴以往针对应急和卫生项目的主动廉洁审查,以便识别廉洁风险,制定减少欺诈和腐败的措施。这些审查应遵循以下三个核心廉洁原则,这些廉洁原则在应急项目中也至关重要。

透明度。应妥善记录项目中的关键决策及负责方。项目受益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应及时收到关于项目实施安排的关键信息,包括可用资金、招标要求和结果、资金接受者等。

公平性。公平竞争、客观招标要求和公正评标十分重要。必须公正、一致地执行采购政策。在紧急情况下,应允许采取有时限的灵活采购政策,但必须提供明确的安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例如,可以提供采购指南,鼓励与符合现有机构(如联合国机构)廉洁要求、预先批准的供应商订立合同。

问责制与控制。充分的项目监督包括对支出进行适当的记录、监督和确认。应向采购能力不足或经验有限的执行机构提供支持。保留收据和追踪资金流向非常有必要。应制订资金分配指南和基本财务管理规定。对记录和项目成果进行随机检查,将有助于防止出现欺诈行为。

要想在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确保关键发展项目不出现腐败现象,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发挥自身作用,建立一个廉洁倡导者社区。

2.在不影响项目廉洁性的前提下,加快尽职调查。由于背景调查通常会延长项目实施时间,因此紧急情况下的尽职调查可能会受到影响。必须确保能够根据尽职调查要求,对快速跟进项目开展尽职调查,而廉政办公室应该支持项目官员协助加快这一过程。

3.健全反腐败合同规定。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项目实施的安排与成果,为应交付的工程、货物和服务设定标准。然而,廉洁要求很容易被忽视。合同和其它协议应包括反腐败政策要求,以确保问责制,规定开发组织在出现欺诈和腐败指控时有权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的补救行动。

4.保持投诉机制公开透明,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开展调查。应向利益相关者提供适当的投诉机制,用于揭发欺诈和腐败行为。利用技术可以帮助开发组织确保在危机中能够持续开展投诉评估和调查。应保持廉洁投诉沟通热线畅通,对任何投诉均要进行调查。

5.鼓励同事和民众保持警惕,举报任何涉嫌欺诈和腐败的行为。虽然时刻提及机构的廉洁承诺十分重要,但还需要向工作人员提供具体的支持、指导和鼓励。例如,通过网络研讨会和在线学习课程,工作人员可以在业务发展优先领域和受托人管理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必须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众应该获得相关信息,保持警惕。例如,我们在新公共数据库中分享了专门用于帮助发展中成员体的新冠肺炎疫情政策措施和资金来源。项目文件继续按照我们的《公共信息交流政策》进行发布。

要想在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确保关键发展项目不出现腐败现象,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发挥自身作用,建立一个廉洁倡导者社区。否则,穷人将会遭殃。

在当前危机时刻,如果最脆弱群体因项目腐败而无法得到援助,他们将面临生与死的区别。

作者:反腐和廉政办公室顾问王惠慧(H. Lorraine Wang); 反腐和廉政办公室助理廉政官瑞彻琳·马赛卡瑞纳(Richeline Tan Mascari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