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放缓的现状堪忧?

为刺激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需要有创新的融资方案来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照片:亚行
为刺激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需要有创新的融资方案来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照片:亚行

By Yongping Zhai (翟永平), Yoonah Lee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正在迈入新阶段,政府和私营部门需要重新思考其项目开发方式。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正在迈入新阶段,政府和私营部门需要重新思考其项目开发方式。

过去十年,太阳能和陆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提供能源渠道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在过去两年一直呈下降趋势。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从2017年3,263亿美元的高峰降至2,889亿美元,降幅11.5%。2019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比下降14%。

上述数据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正在显著放缓。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投资下降,而这一趋势又是否值得担忧?

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速放缓主要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1)全球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下降;(2)随着许多国家补贴的减少,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太阳能光伏系统和陆上风力发电的单位成本迅速下降。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站加权平均装机成本为4,621美元/千瓦,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为1,210美元/千瓦,下降了73.8%。陆上风电的装机成本也下降了22%左右,由2010年的1,913美元/千瓦降至1,497美元/千瓦。

也就是说,同等水平的太阳能或风电装机容量所需的投资减少了。尽管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比下降11.5%,但新装机容量与2017年持平,为171千兆瓦。这是可喜的进展,并不构成忧虑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可按照商业条款以拍卖的方式融资,新能源市场发展日趋成熟。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集团的数据,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其平准化成本将在0.046美元/千瓦时左右,其次是陆上风力发电(0.050美元/千瓦时),两者均将远低于煤炭发电(0.096美元/千瓦时)。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已开始逐步取消太阳能和风能的上网电价补贴,因为补贴建立在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的基础上,目的是确保投资者获得充分的投资回报。

[tweet="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放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text="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放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为例,中国政府在2018年6月宣布大幅下调上网电价补贴,并对符合上网电价条件的太阳能光伏项目设置安装

上限。受此影响,201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44千兆瓦,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17%。为投资者们设定的学习曲线可帮助他们与传统电力竞争并应对市场风险,而与仅仅依靠公共部门补贴相比,具备更多可持续性融资的市场力量最终会刺激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的提高。

因此,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本身无需担忧。堪忧的是,在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自2001年以来首次未能实现同比增长。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可再生能源净发电量增长约180千兆瓦,与2017年持平。这仅仅是要将全球气温年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所需净增加量的60%左右。

显然,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除制定稳定、有利的政策法规外,发展中国家还应探索以下四种技术途径。

第一,我们需要开发除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电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如海上风电、聚光太阳能发电、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波浪和潮汐发电。由于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仍然较高,一般约为0.10美元~0.20美元/每千瓦时,因此应继续采用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激励措施,以扩大其覆盖规模并降低成本。

第二,除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我们还需要加大对智能电网技术输配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投入,以增强电网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并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弹性。

第三,除了电力供应,我们还需开发其他形式的清洁能源应用,例如,太阳能集热器、地热区域供热、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船舶、生物燃料以及用于高效节能炉灶的生物质颗粒燃料。

第四,我们还需解决家庭、办公室、商业建筑和工业中潜在的需求侧节能增效问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实时的需求响应帮助消费者节省用电。

各国需要在继续投资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加大对智能电网、清洁供暖和厨房供热以及需求侧节能增效方面的投入。

对于已证明可行的新技术,应在亚行和其他发展伙伴的现有支持下扩大其应用,逐步实现世界长期气候目标。 亚行将于近期发起一项价值150万美元的创新挑战倡议,内容涉及以下三个领域:(1)清洁能源供暖和高效制冷;(2)在岛屿部署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微电网;以及(3)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办公和商业建筑需求侧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