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亚洲所需,建设韧性基础设施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在降低灾害影响的同时,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图片来源:亚行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在降低灾害影响的同时,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图片来源:亚行

By Steven Goldfinch

亚太地区政府应考虑韧性基础设施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包括避免的损失,以及即使没有发生灾害也能产生的经济和发展效益。

干旱、风暴、热浪、洪水及其他灾害的影响正变得日益复杂,且越来越难以管理。如任其发展,这些灾害将使过去数十年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付之东流,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不平等程度加深。

纵观亚太,城市地区屡发地震、火山喷发等气候和地球物理灾害。从2004年到202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因灾损失额逾5,000亿美元,共波及21亿人。2021年,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过去50年(1970—2019年)间,因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和报告工作得到改善等原因,与气象有关的灾害数量增加了五倍之多。

在地震危险区,地震造成的潜在损失会随经济活动集中度的提高而增加。

在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有共识认为:亚太地区要保持增长势头、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需在2016年到2030年间,将26万亿美元投入基础设施,即每年1.7万亿美元。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评估,2016—2030年间根据气候调整过的投资总需求中,电力投资需求约为14.7万亿美元,交通运输投资需求约为8.4万亿美元。

政府需要立即付诸行动,对风险指引型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鉴于基础设施的寿命可以很长,韧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构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较于传统支出项目,低碳和韧性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经济回报更胜一筹。然而,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这些投资才是本地区提高抵御灾害和应对气候风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愿望,亚太地区应即刻重新审视其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法。

对以下三个领域进行审查,将帮助政府降低基础设施面临的灾害风险,同时减少基础设施行业下游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提供更具韧性的服务:

更充分地了解和说明韧性基础设施的种种好处。为此,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和确定其优先领域时,不要局限于仅在资产层面考虑灾害风险,还要虑及系统或用户的韧性。在评估投资收益时,不仅要评估投资减轻灾害损失的潜力,还要考虑投资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在更广层面上实现包括社会发展在内的协同效益。

改善风险信息。韧性基础设施在“全球”和各地的发展现状存在明显差异。就当前和未来风险而言,数据不足和认识有限或会导致韧性投资不足,因为有些人认为资本或运营成本高出了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无形、长期且不确定的效益。为加强决策,需要细化风险信息的空间颗粒度,将人口、经济和气候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纳入考虑,并体现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

加强决策者之间的协调。认识到基础设施系统在空间、行业、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相互联系的本质,可以产生更好的结果。不同行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通过尽早实现协调,就有机会建立关于韧性目标的共同愿景,并就相关危害及其影响形成共识。跨行业的投资决定可从全系统出发,通盘考虑成本效益,包括跨空间和跨行业的成本效益。

为增强从规划设计到融资、运维和扩展整个基础设施周期的韧性,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指引型解决方案。

通过将灾害和气候适应能力纳入基础设施规划,决策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对未来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基于此,设计出既能平衡兼顾各种相互联系又能提高韧性的投资项目,而孤立地看项目不可能达成上述目标。

不妨从采用基础设施投资评估新方法入手,包括批判性地审视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及相关模型,更多地体现各种风险和韧性基础设施的效益。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愿望,亚太地区应即刻重新审视其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法。

这就要求在做规划和投资决策时,更多地考虑韧性基础设施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包括把在灾后复盘所避免的损失,以及灾害未发生时产生的经济和发展协同效益等统统考虑在内。

作者: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局灾害风险管理专家史蒂文·戈芬奇(Steven Goldfi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