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进行农村减贫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地区的亿万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图片: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地区的亿万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图片:亚行

By Shingo Kimura

中国减贫战略的四大要素成效显著,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榜样。

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决心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的一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始实施经济改革,经济飞速增长,帮助逾8.5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约为70%。虽然中国尚未公布今年的最终贫困数据,但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7%。毋庸置疑,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现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中国将农业、农民和农村(“三农”)作为其国家政策议程的核心,着力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制定了全面的农村发展政策,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还增加了非农收入,目前非农收入已占农村家庭收入的70%以上。

中国农村发展的四个特点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教训,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制定灵活的政策: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政府调整了农村发展政策战略。例如,在过去的14年,政府每年都会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该年度的农村发展政策重点进行更新。20世纪70年代末,最初政策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粮食产量和维持粮食自给自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对该项政策进行了调整,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经济活动多样化来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10年代,政府的农村政策转向采取更加综合和均衡的方法,以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福利。对农业的支持也逐渐从维持粮食自给自足转向通过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长期粮食安全。

实施制度创新。政府采取了创新性方法进行农村土地利用和小型农场重组。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权分配给个体农户。在20世纪80年代初,得益于初期实施的改革,农业产量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分散的小型农场结构。自21世纪以来实施的各项制度创新使将小规模经营合并成较大规模的单位。土地承包权持有者被允许出租其土地经营权。

随着农场机械化服务供应商的出现,小规模农户无需投入大量资本即可快速实现种植活动机械化。机械化减少了农业劳动量,农民可利用多余的时间从事非农活动,进而增加收入。农民还自发组成合作社组织来提供多项服务,包括通过培训、集体营销和加大投入将小规模农民与市场和最新技术联系起来。为形成单一的农场管理单位,一些合作社组织将社内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进行了合并。对于农场结构较小且相对分散的国家来说,上述制度创新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tweet="中国巨大减贫成果得以实现的四大成功经验。" text="中国巨大减贫成果得以实现的四大成功经验。"]

基础设施投资。除建设灌溉和排水等基本农业基础设施外,还在农村地区投资兴建网络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话系统和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将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推动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在农村地区的高度普及加速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作用必不可少,他们将农民与终端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并使农业向更加需求驱动的方向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电商在维持食品供应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供交易平台,还投资于物流和营销基础设施,并向农民提供接受新技术的培训。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参与到农村发展之中,形成了以私营部门为主导的新型发展模式。 

强化社会保障。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金自21世纪初期以来有所改善,帮助弥合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差距。农村最低基本生活保障(低保制度)为贫困人口(截至2019年4月占农村人口的6.2%)提供了无条件的现金转移。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农民在退休后将农场资产转移给更高效的经营者。 

尽管农村发展卓有成效,但中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仍是农村家庭的2.5倍以上。农村人口持续下降,并迅速老龄化。农业生产扩张由化学制品的大量使用所驱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不能再以牺牲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代价,并需要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展望未来,增强环境福祉对于将农村地区建设成具有吸引力的宜居、游览和创业之地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建设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如废物管理、景观和生态旅游设施。公共和私营部门可通过开展合作,更好地利用有机废物、副产品和其他未经充分利用的农村资源,以产生新的经济活动并改善环境管理。随着后续更多改革的实施,中国将在建立亚太地区可持续农村发展模式方面发挥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