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的日益普及如何造福社会

在数字革命和遥感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地理信息系统(GIS)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观,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问题。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明显的数据收集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不可用、数据不及时、数据不可靠/不准确,以及数据不一致。同时,用于发展规划的关键数据往往受到限制,如政治边界、地形图、主要的跨界河流的旱季流量等。
传统上,测绘和数据生产依赖于模拟方法。在存储和提取模拟数据方面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对发展规划产生连锁影响。由于缺乏通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以及数据交换、重复使用和回收规定不完善,数据采集方面的重复工作司空见惯。
使用地理空间数据可以战胜这些挑战。在发展规划和危机管理方面,地理空间数据发展迅速。这有助于简化决策所需的复杂数据,保持透明度,加强沟通等。然而,由于缺乏认识和了解,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没有能力利用这些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捕获、存储和显示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现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随着遥感技术(包括基于卫星的观测)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出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创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
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灾害监测(如冠状病毒疾病)、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以及资产管理,还可用于河流流域的空间规划。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生成带有项目计划、位置和组成要素的项目图集,可以展示比传统方法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项目沟通平台/渠道。
许多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具有空间和容量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取代流域建模等传统空间分析,优化投资,促进灾害风险和影响评估等。
此外,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可以轻松完成某一段时间的开发基准测试和项目绩效评估。利用基于时间的地理空间数据,可以比较随时间推移的土地利用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灾害影响减轻等情况。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节省成本。
许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一些国际机构正在基于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生成地理参照技术(如土地利用)、环境、气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如人口统计数据)。大多数数据来自卫星观测,这有助于战胜在获取区域和跨界数据方面存在的传统挑战。许多数据已经过校准和验证,以便“按其本貌”使用,而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技能,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许多空间研究机构及其附属机构也正在以商业方式提供基于具体需要和要求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多个因素。许多政府规划人员和执行者由于没有意识到或由于缺乏基本技能而不能使用这些数据来源。
因此,用于数据采集和评估的时间及其他资源仍然占投资的很大比重。尽管有这些优势,但在发展实践中尚未优先考虑用于采集和创建地理空间数据及开发相应基本技能的投资。
覆盖交通运输、农业、能源、城市、社会经济(主要是人口普查)、水资源和环境等大多数部门的高分辨率地理空间数据可以从可靠的第三方来源获取。不同空间分辨率和不同年份的全球土地利用数据可免费获取或以商业方式获取,因此能便于比较和用于空间规划,而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许多国家还可以获得不同行政边界级别的、经地理编码或易于进行地理编码的普查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并不总是最新数据。地方层面的行政/政治界限也可获得,且有些已经进行了更新,带有普查数据等信息。
许多政府、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还以地理编码形式提供详细的全球灾害数据库、全球大坝和水库数据、生态区域、世界保护区、原住民定居点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即可使用这些现成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节省许多单部门制图、数据存储、文件归档和其他数据判读和分析工作的成本。虽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本身较为复杂,但其应用并不复杂。然而,人们往往对此存在误解。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云计算的结合将对利用空间应用和信息的能力(包括近乎实时应对灾害和疫情的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技术在不断发展,所提供的数据也将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修正。同样,复杂的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仍然很昂贵,但我们可以从使用免费的工具和数据开始。
只要所使用的第三方数据不会产生利益冲突,大规模的发展规划(如在整个河流流域)以及任何单个项目的概念化将不再仅仅因为缺乏基线数据而被延迟。大量但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数据在自然资本核算中非常有用,可支持亚太地区的绿色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亚洲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规划中优先使用这些技术,否则将无法在数字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地理编码、存储和应用方面进行少量投资,即可节省资源,确保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