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政策对亚洲的影响

美国的利率变动会对整个亚洲的市场产生影响。图片来源:布拉克·凯巴皮茨(Burak Kebapci)
美国的利率变动会对整个亚洲的市场产生影响。图片来源:布拉克·凯巴皮茨(Burak Kebapci)

By Cyn-Young Park (朴信永)

美国加息会通过贸易、汇率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亚洲各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

抗击疫情对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带来了巨大影响。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购买了大量资产,并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以缓冲疫情和财政刺激措施对利率的影响。

美国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从疫前的4万亿美元激增至近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持有的资产新增了5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亚洲银行系统持有的海外债权总额。

在超乎寻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持下,美国经济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强劲复苏。2021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7%,是1984年以来最快的年度增长速度。而其国内需求的增速甚至更快。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国经济已经开足马力。失业率降至4%,通货膨胀率升至7.5%。这促使美联储开始考虑货币政策常态化路径。今年1月26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确认,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并将逐步缩表。

遗憾的是,过去40年,只要美联储进入货币政策收紧周期,美国经济就会放缓,同时(或者)预示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即将暴发金融危机。1980年至1982年间,货币紧缩导致经济衰退。从1986年到1989年,加息引发储蓄和贷款危机,再叠加1990年的油价冲击,美国经济出现短暂衰退。

1993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导致长期利率和企业借贷成本大幅上涨。在1993年至1994年的紧缩周期,虽然美国经济侥幸躲过一劫,但伴随资本流动突然转向,加之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崩溃,1994-1995年,部分拉丁美洲国家接连遭遇金融危机,而1997-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经济体。

2004-2007年间的货币紧缩不仅戳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而且还成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导火索。美联储上一次进入紧缩周期是在2015年至2018年间,但因量化紧缩引发市场负面反应而作罢。随即,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地。

美国加息会通过贸易、汇率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亚洲各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利率提高会抑制总需求,进而影响外部对亚洲出口的需求。其次,美国资产收益率上升会吸引国际投资,催生对美元的强劲需求。美元升值对亚洲贸易的影响尚不明朗。第三,美国加息通过国际资本市场传导,会对本地投资和消费造成下行压力。实证表明,无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现行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其利率均与美国短期利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实证表明,无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现行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其利率均与美国短期利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预计新兴市场经济体今后将在险象环生中艰难前行。对于本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造成金融不稳定的新源头。

首先,虽然本地区许多经济体的通胀率仍然可控,但受经济强劲复苏、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推动,已经有所抬头。本地区货币当局需密切监控通胀上升风险,着手控制通胀预期。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利差扩大将导致本币贬值,进而使“抗通胀攻坚战”更加复杂化。

其次,由于长期维持超低利率,使企业和家庭的债务齐创历史新高。随着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加之各当局不再减免债务或推迟偿债时间,新冠疫情将对企业违约和贷款损失产生滞后影响。

在本地区一些经济体,不良贷款率已呈上升之势,好在基数都比较低。金融当局应密切监控风险,尽早采取行动,防止系统性风险累积。例如,预防性债务重组可以让企业拥有进行债务清偿的第二次机会,使银行能够更有把握地评估债务风险。

第三,为抗击新冠疫情,本地区许多经济体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即便美联储尚未采取加息行动,单加息预期就有可能导致借贷成本增加。债务脆弱性风险高企,特别是外债偿付负担沉重、同时经常账户结构性赤字规模巨大且外汇储备不足的经济体所面临的风险尤其高。

为降低外部脆弱性,本地区需要加强公共债务主动管理,例如延长期限结构、建立更可持续的偿债规划等。此外,本地区还需深化本币债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减轻对外债融资的依赖,增强金融韧性。

第四,大规模且有时波动性极强的全球资本流动会破坏本地区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性。由于美国改变货币政策立场在即,流入本地区的资本或会转向,甚至可能“戛然而止”。

尽管本地区增长前景强劲,外部头寸稳健,有助于风险缓释,但各当局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国际投资者情绪突然变化的准备。为此,关键在于开展有效的资本流动管理,包括推行外汇和资本管制措施等。

第五,加强全球及区域金融安全网安排,有利于本地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进行危机预防和管理。历次金融危机表明,仅靠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不足以确保金融稳定。

在金融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全世界必须稳扎稳打,防范金融危机。要想金融安全网有效,危机预防和危机管理应当具有多层级。首先,在国家层面,必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其次,在地区层面,必须提供更灵活、更精准的援助;而这一切必须以全球合作为支撑。

最后,经济强劲复苏是摆脱危机的不二法宝。亚洲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快速转型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本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应当推进教育、卫生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改革,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能力建设,让更多人更平等地享有数字机遇。

作者:亚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处处长朴信永(Cyn-Young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