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经济影响显现,需要采取特殊应对政策

向家庭和企业提供的收入和信贷支持应以最脆弱的社会阶层为对象。图片来源:雷尼尔·里道(Rainier Ridao)
向家庭和企业提供的收入和信贷支持应以最脆弱的社会阶层为对象。图片来源:雷尼尔·里道(Rainier Ridao)

By Jong Woo Kang

各国政府如何明智应对新冠疫情给当下和未来带来的经济挑战,是决定我们及子孙后代能否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

与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不同,全球股市走势似乎表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迅速复苏。据彭博社报道,2020年第二季度,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0.0%,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7.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0.6%,日经指数上涨17.8%,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7.3%。

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遭遇暴跌后,全球股市在第二季度出现了历史性反弹。市场悲观主义者和卖空者对此应该会相当震惊,因为全球许多地区的新冠肺炎病例仍在激增,对第二波疫情的担忧也在加剧。

全球央行的快速政策响应,加上广泛的财政扩张措施,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信心,有效平复了投资者情绪。例如,美联储对一级公司债券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甚至史无前例地愿意支持“堕落天使”(即因受疫情影响,债券信用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的公司)。 

在美联储的预期支持下,投资者可能过于激进,从而引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争议,但此举却足以抵消市场动荡。

这可能会过早释放出经济回暖的讯号。尽管积极迹象已经显现,但我们仍须保持谨慎。首先,近期股市反弹带来的收益对消费复苏的影响可能小于预期。据皮尤研究中心披露,有高达52%的美国家庭直接或间接投资了股票市场。然而,这个平均数字可能无法反映整体情况。

在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中,有88%进行投资;而在年收入低于3.5万美元的家庭中,只有19%进行投资。此外,种族群体之间(在家庭投资比例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不仅加剧了收入不平等,而且抑制了资本收益的消费促进效应,因为根据经验,相比收入和流动财富最多的四分之一家庭,收入和流动财富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财政方面,为了让经济走出低谷,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支出计划。截至目前,美国推出了规模最大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总额达6万亿美元,日本则为3万亿美元。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新冠疫情政策数据库,2020年6月29日,亚行发展中成员体宣布用于抗击疫情的总支出金额为3.3万亿美元。在亚行发展中成员体推出的所有一揽子计划中,有49.3%被用于直接补贴家庭收入和企业收入。

尽管这些激进措施具有合理性,甚至势在必行,但它们并非没有代价。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新冠病毒法案已将今年的财政赤字从1万亿美元提高到3.7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远远超过26万亿美元。

综上所述,在抗击这场比预期要持久的经济危机中,未雨绸缪、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已变得至关重要。鉴于家庭和企业的违约风险不断增加,以及就业市场的持续低迷,这一点尤为紧迫。

  尽管有关各种政策建议的呼声很高,但承担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终归是各国政府。

在危机最严重的经济与市场动荡时期,无差别的政策干预和一揽子支持方案非常有效和及时。然而,抗击疫情依然任重而道远,导致经济停摆期延长,各国政府(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一长期挑战。

第一,各国政府需检查各自应对这场持久战所需的资金。由二十国集团(G20)提出的“缓债倡议”必定会对公共资金捉襟见肘的发展中经济体有所帮助。然而,鉴于债务只是暂时延期,各国政府还应开发更可持续的资源。

至少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增加税收仍然困难重重,因此,要减轻财政负担,可以采取替代性办法调动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或开展企业和金融债务融资及重组等。在这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可考虑从工业改革的角度,对一些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在提供医疗及经济复苏紧急援助方面,多边机构的作用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第二,向家庭和企业提供的收入和信贷支持应针对最脆弱的社会阶层和行业,这样才能使政府支持的功效最大化,使资金价值最大化。例如,在普遍收入补贴情况下,富裕家庭不容易被诱导消费,而且他们对非暂时性收入冲击的敏感度小于低收入家庭。即使是有时效的消费券计划,富人也很容易用其他支出来替代这类消费。因此,预期的涓滴效应会受到抑制。

第三,新兴经济体尤其需要避免采取“印钞”的捷径,为紧急短期需求之外的必要资源提供资金。拥有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国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避险货币的日本,可以规避货币化带来的财政赤字膨胀风险。

美联储可以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来改变经济主体间的资产持有结构,但这未必会导致信贷扩张失控,因为美联储可以通过短期利率影响银行准备金。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经济及信用存在诸多限制,且金融市场不发达,新兴经济体难以实施这些举措。

尽管有关各种政策建议的呼声很高,但承担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后果的终归是各国政府。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的应对方式。

然而,各国政府如何明智应对新冠疫情给当下和未来带来的经济挑战,是决定我们及子孙后代能否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

作者:姜宗遇 (Jong Woo Kang), 亚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主任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