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黄河流域

在中国,全国水资源都受到河流流域管理工作的影响。图片来源:乔舒亚·费尔南德斯(Joshua Fernandez)
在中国,全国水资源都受到河流流域管理工作的影响。图片来源:乔舒亚·费尔南德斯(Joshua Fernandez)

By Silvia Cardascia

如政策得当,黄河可助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生态可持续和经济增长目标。

黄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第二大水系,发源于青藏高原,每年从流经地夹带超过15亿吨泥沙流入黄海。水、土地、土壤和气候之间的动态联系使黄河流域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生态多样同时又非常脆弱的流域。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刻不容缓的环境与社会经济挑战之一。如今,该流域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贡献了高达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6.5%的产出。黄河流域生活着4.2亿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黄河流域,包括粮食生产、水力发电、工业生产和家庭供水在内的居民生计直接依赖这些水资源。

近年来,黄河水流量大幅减少,已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改变的重要推手。据估计,破坏自然植被等人类活动导致流域内自然土壤侵蚀增加了40%左右。

水灾害是困扰该流域的另一大问题。2021年7月,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省因24小时降雨量破历史记录——接近年平均降雨量,导致了特大洪水。黄河流域的气温升高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气候模型显示,该地区局部发生干旱和严重洪涝等极端事件的频率或增加,且未来可能呈持续增加趋势。气候变化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和畜牧业构成威胁,进而危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生计。

缺乏全流域规划是保护黄河环境的主要障碍之一。要应对黄河流域当前的挑战,需要采取跨整个生态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方法。黄河流域应被视为一个生态廊道,即一片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长期管理实现生态系统的维护或恢复。

其中,与自然有关的方面需要成为财政规划和财政政策改革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类投资必须针对自然的复杂性,并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黄河流域是亟需保护的自然宝库,是数百万人的家园,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黄河等河流流域有助于实现国家生态可持续和经济增长目标。健康的生态廊道在改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增强粮食安全、气候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对此,以下四项政策行动必不可少。

第一,确保在各项政策、规划和财政机制中嵌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或建造生态堤坝来减轻洪水风险等。这些措施可改善自然资本保护,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农业,并为最脆弱的社区建设有韧性且公平的农村经济。

第二,应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这是一种在中国开发出的核算机制,对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进行估值和定价,旨在改善生态和空间规划,为决策提供信息。

第三,利用生态补偿基金和水基金等治理和融资工具作为激励机制,通过形成生态效益和规模经济来扩大自然资本投资。

第四,在做贷款和投资决策时,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从而促进私营部门参与和私人资本流入保护自然资源的项目。按照ESG标准,投资者在观察和评估企业业绩时,不仅可以基于企业的财务业绩,还可以基于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贡献。

黄河流域是亟需保护的自然宝库,是数百万人的家园,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片单一水域,其既能为人类和自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又能产生多种效益。虽然物理边界和人类工程已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但我们需要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将整个流域视作一个单一生态单元加以保护。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

作者:亚行东亚局水资源专家西尔维娅·卡达西亚(Silvia Cardas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