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市,一座在私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图片:罗伯特·拜伊(Robert Bye)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市,一座在私营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图片:罗伯特·拜伊(Robert Bye)

By Gloria P. Gerilla-Teknomo

一座新城要获得成功,需要具备若干要素,例如适当结合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实施长期交通战略,以及建设学校、医院等锚定机构等。

据联合国估计,到2030年,全球6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人们往往会涌向历史悠久的城市,造成特大城市人口过多。今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增长。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多问题的一个办法是规划和发展新城市。自2000年以来,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新建城市200多座。

一些城市战略位置好,城市建设有针对性,有望成为未来的贸易、金融、物流、技术或商业中心。它们聚焦于长期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对现有的全球网络构成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雄安新区就是其中一例,其目标是成为研究、教育和高科技研发中心;斯里兰卡对科伦坡港口城的构想则是成为次大陆的一个主要金融中心;韩国的世宗市正在建设中,意在承接首尔的行政职能。

如何衡量一座新城能否成功实现其主要发展目标?我们通过研究几个新城开发项目,发现了以下几个成功要素:

锚定机构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吸引居民迁入,应及时开发和开放学校、医院和购物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南加州)尔湾的发展规划包括设立一所加州大学分校,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此外,建设公路和公交系统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也必不可少。

土地开发也可以与铁路投资协调并行。日本多摩一个住宅开发项目的规划建设与铁路建设同步,共同促进了多摩的发展。

应保持基础设施供需平衡。开发者必须警惕过度建设,否则,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及供应滞后会制约新城的发展。例如,在筑波早期的轨道交通建设滞后,导致出行耗时,与东京的联系相对薄弱。

强有力的中央和地方政策。治理结构和支持对于新城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城开发依赖于上级政府的支持,通常包括强制征地、成立专门开发公司和提供财政支持。新城建设的成功离不开稳定的政府支持。

然而,在新城开发过程中,上级政府领导或中央政府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动,这可能会阻碍新城的发展——韩国世宗市就是这种情况。世宗的发展规划是成为新首都,促进韩国其他区域的发展。然而,针对主要反对党提出的申诉,宪法法院裁定不得迁都,首尔仍是韩国首都。

新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是个挑战。

自那以后,世宗失去了发展势头,迁都工作也就此搁浅。一座新城如果能够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将获得巨大的优势,但需要强大的地方机构来提升其发展能力,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筑波是东京附近的一座科学城,该城市的发展说明了地方能力建设对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筑波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两个关键因素: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当地应对各种环境所采取的战略。前者是筑波在前20年成功发展的关键,而后者对于其持续发展到今天至关重要。

有利于商业蓬勃发展的环境。虽然政府规划和公共支出对新城发展不可或缺,但单靠这些还远不足以让新城繁荣发展。私营部门顺利参与和发挥作用的能力也是新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美国,私人开发商引领了许多城郊边缘城市的成功发展。

在中国,深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活跃的私营部门。政府吸引私营部门开展合作的能力为新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在中国,昆山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当地政府一直愿意为商业创新提供服务。

深圳和昆山的发展展示了地方机构如何在高级别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为私营部门的繁荣奠定基础。促进私营部门发展的一些典型政策包括对新企业或高科技公司实施减税和免税。

自然禀赋很重要,但不是主导因素。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通常被认为是吸引居民迁入新区的要素之一。像南加州的其他城市一样,加州尔湾因其自然环境而备受青睐。霞浦湖是日本第二大湖,位于筑波附近。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并非新城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新城规划往往集中在次级地段,因为更好的地段早已开发成熟。在具备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自然禀赋并非新城开发的关键要素。  

新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是个挑战。经济环境可能会改变,其他城市可能会崛起并与之匹敌,当地居民和企业可能会搬离,政治支持可能会消失。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城开发初期资源流入的过程中,领导者应为地方机构指明道路,促进其发展,使其发挥带头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不断更新其战略,持续为私营部门的蓬勃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城市的发展过程复杂多变,但关键要素可以引导开发者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活力之城。

作者:亚行东亚局高级交通官员格洛丽亚·格里拉-泰克诺莫(Gloria P. Gerilla-Tekn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