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透明度是全球供应链摆脱困境、加速复原的关键

为使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更加可靠,确保实现可持续性和达到社会标准,必须提高透明度。但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前一些供应链出现了中断,引发了人们对供应链网络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质疑。
特定供应链是否足够稳健,能否正常运转渡过危机,或承受供应链中的轻微压力?整条供应链上的劳动者是否受到公平对待?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是否都制定了适当的环境标准?太多情况下,上述问题及类似问题都暂时无解。
我们现有的工具和机制尚不足以修复供应链,也不足以确保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达标。如果公私部门对供应链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充分掌握生产分销流程的各个环节,就不能识别出阻碍关键商品高效生产和交付的各种瓶颈,更不用提加以解决了。而且,我们也无法验证和监督其是否符合环境标准和社会标准。
数字化十分重要。为此,亚行支持的数字标准倡议正在整合全球各种力量,制定并采用必要的标准和协议,以促进互操作性,创建从出口商、发货方、港口、海关和仓储到进口商和分销商一体的无缝贸易和供应链。该倡议还鼓励各国政府采用联合国示范法来识别电子文件。
以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数字化为依托,我们能够提高修复供应链、确保符合环境标准和社会标准的能力,但数字化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化只是创造一个平台,让我们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各方正在努力解决与供应链有关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虽然环境标准尚处于制订阶段,但诸如国际劳工标准之类的标准已相对完善并形成法律。然而,鉴于供应链不仅链条长而且错综复杂,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对相关标准予以验证监管呢?
2016年,麦肯锡进行了一项研究。据估计,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以目前速度增长的消费品公司必须在2050年之前将碳强度降低90%以上;在这些公司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及其运营对空气、土地、水、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资源等造成的影响中,分别有超过80%和90%源自供应链。
我们现有的工具和机制尚不足以修复供应链,也不足以确保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达标。
没有绿色的全球供应链,我们就不可能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消费者也不希望产品的任何环节涉及苛待劳动者。在数字化基础上,如果供应链从始至终都保持透明,则将有助于验证供应链是否绿色、劳动者是否得到公平对待。不过,我们需要加强创新,引入新机制和新工具来帮助验证和监督这些标准。
人们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上述问题。在农业及其他户外生产活动中,可使用卫星监测环境问题。针对室内生产活动,一家名为Halo的公司正在开展系统实验,劳动者可通过系统传输涉及自身安全福祉的机密信息。Everledger公司正在给商品编码,以便在供应链各环节都能追踪到商品。
私营部门必须研发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机制,以监督和验证是否符合环境标准和社会标准。
利用技术监督和验证达标与否,将有助于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消费者和供应链条上的各方强化自身能力。所收集的数据不仅对保持适当的标准非常有用,而且还将超乎想象地促进效率提升和进步。
公私部门和学术界必须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各种增强透明度的良策,从而使全球供应链更加稳健、安全,并确保在社会和环境方面达标。其中,尤需回答以下问题:如何更好地规划供应链;在监督和验证全球供应链的环境标准和社会标准方面,现有哪些工具以及能力尚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如何鼓励加大创新力度。
我们的亚行团队很快将发布一份由企业提供的服务目录,对关键性供应链透明度问题进行定位与核实。目录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现状,探明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创新。我们计划于2022年3月举行一次视频会议,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制定下一步措施。
改善供应链不仅仅涉及解决疫情期间影响消费者的供应短缺问题,还在解决我们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些最重大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